朱冬青秘书长:2022年中国建筑防水行业发展趋势解析
本文是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秘书长朱冬青教授应邀在今年3月4日第五届青龙防水节上作的题为《建筑防水行业发展趋势探讨》的主题演讲。他主要从防水行业运行现状、行业挑战、市场机遇三个方面展开了专业深度演讲。
青龙防水节上,数十位行业领袖、专家大咖就当前反复的疫情、房地产暴雷、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对行业有何影响,我们应该行业何去何从,与大家把脉趋势,为大家指点迷津。
以下内容是根据朱冬青教授的演讲录音整理,稍有修正。
尊敬的宋敦清董事长、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以及在场的所有青龙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的朱冬青,受宋董事长的委托,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防水行业的一些现状与趋势,供大家参考。
大致分为下面三个部分:
1防水行业运行现状
首先是2021年我们行业的一些基本情况,这里跟大家介绍几个非常重要的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我们建筑防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839家的统计,我们整个防水行业的规模以上企业,2021年完成我们主营业务收入累计1,261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看到整个行业的增长还是非常不错的,这也得益于国家基础建设的持续投入以及我们整个房屋建筑市场的增长。
2021年比2019年的1~12月份增长27%,因为去年同期是疫情,不好比较,所以我们一般是把过去两年的拿来一起比,然后两年平均增长12.81%,这个数字也是高于我们国家GDP增幅的,也是一个非常满意的数据。
2021年全年每个月主营业务收入都能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增长情况,但是我们也看到我们的利润确实是有一些问题。1~12月份我们总体的利润比去年下降了,只有2.04%,这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4个百分点,这个是非常大的一个降幅。
比2019年虽然有所增长,但是两年平均,我们增长了只有百分之七点几。而且我们还要看到,连续8个月我们行业的利润增长都是负增长,每个月都是负的,也很明显会把我们行业带到一个下行的通道。
我们再看1~12月规模以上的防水企业,销售利润率6.0%,比上年同期也减少了0.93%,但我们应收账款达到409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是非常大的一个变化。
而且从应收账款我们可以看到,在11月份的时候,我们整个行业都在全力收款,我们的应收账款的增加才有所下降,否则的话比这个还要大。
2防水行业的挑战
2021年我们遇到了新冠疫情的反复,原材料价格的高企,房地产行业的下行,环保政策的收紧,两高双控等等这些跟双碳有关的政策的出台,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这些不利的影响,使我们国家防水行业的利润总额连续下降,而且我们的出厂价格指数也是在连续下降,所以说我们防水行业的市场形势遭遇了10年来以来最大的挑战,我们的结论是我们的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下行的通道。
再来看我们行业几个风险极大的一些数据。
我们首先看第一个叫应营比,也就是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选取了三个上市公司,一个东方雨虹,一个科顺,一个是凯伦。
3防水行业的机遇
虽然我们遇到这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一些机遇,我大概是讲几个方面。
房地产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支柱产业。尽管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和遇到很多的问题,特别是房地产的一些暴雷,那么对整个房地产行业这种需求不足、疲软,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一些困难,但是最近两会前,中央也释放了一些缓和政策。
第一大的利好就是银监会的主席郭树清已经正式宣布,房地产行业的高杠杆和高风险的这个时代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那就意味着推进和保障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作为了我们的一个主基调。
这个肯定要写到两会的文件里面去,这个实际上释放了一个房地产有可能会实现软着陆。在我们未来的两三年里面,房地产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第二个我跟大家说的机遇就是强制规范,强制规范它就有几个特点,第一个它是以提高和保证建筑防水工程设计年限为抓手,那么我们城乡村规划里面,对屋面的20年地下和结构同寿命给我们奠定了高品质的需求的大方向。第二个就是说把跟建筑的重要性和所在地区的环境因素做了一个相结合。那么就意味着我们以前仅仅是以建筑物的重要性分级,会改为既以建筑物的重要性,又参考了当地的降雨和地下水的水位高低,这些环境也作为建筑防水分级的重要因素。
那么这些因素下来以后,我们就发现中国大概80~85%以上的建筑都可能会被列为建筑防水的一级防水设防的要求。
那么以前可能我们一个建筑的防水等级可能就是由业主的建筑师来决定它是不是采用一级防水,那么以后可能就不仅仅是他们来决定的,在是由你所在地区的这些更多的环境因素来决定,这样下来就等于说我们一级防水的建筑会大大的增加,从而我们会增加我们建筑防水的总量,会增加建筑防水的构造防水的厚度,来满足我们对于耐久性的一些基本要求。
所以我们要在规范出台以后,要全面的去做一个宣贯。
第二个就是说我们这个不仅仅是提高了我们防水工程的质量,提高了防水卷材的防水材料的品质,而且我们也去创造了这个需求,是我们这个行业去创造出来的,所以说这本规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提质增量的一个非常好的规范,它不仅仅使我们行业可以从旧模式,从低品质、非标产品的竞争恶性竞争里面去跳出来,而且也从总量上确实保证我们行业的稳增长,这是我们最期待的东西,来解决目前相对应的行业的挑战。
另外就是双碳,也就是中央和党中央国务院可能要出台跟双碳有关的1+n的政策体系。“1”已经出台了,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国家的整体的双碳目标的一个方案,包括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n”实际上是耗碳的这几个大的领域,包括能源交通、工业建筑等等的,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建筑,2018年我们整个建筑的耗碳占全社会耗碳量的49%,也就是一半碳是跟建筑有关的。
其中在这49%里边有28%是由于建筑材料耗碳,22%是由于整个建筑运行、采暖做饭、空调等等照明、运行做的耗碳,还有就是施工过程中有1%的耗碳,所以作为建筑和建材的供应商,我们可能要把整个的未来10~15年的这样一个大的战略方向,去转移到怎么能够去为耗碳,为降碳能够去做贡献这样的一个目标方向。
我们看建筑的降碳实际上就是大概这么5个路径,一个是压缩建筑的规模,不需要弄那么盖那么多的房子,第二个延长建筑的寿命,第三个就是我们建材的低碳化,第四个就是可再生能源,包括我们的风电我们的光伏,第五个就是提高我们的固碳和碳汇能力。所谓固碳和碳汇就是说我们要大量的去种树。在城市里没地方种树了,我们就要把它做成种植屋面,去做这种固态耗碳,所以这五项里面实际上跟我们都是有关的,包括屋面,那么这是我们在建筑里边我们能够做成产能的为数不多的一种技术方向。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有非常多的国外的一些成功技术,这是我们在卷材上附上了我们的光伏电池,做成了光伏电池和我们的卷材一体化的BIPV的产品,这是我们在瓦屋面上和我们的金属面上做成的BIPV的产品。
我们的光伏组件在不同的卷材屋面,混凝土面和网络面上安装的一些过程,这是光伏和种植屋面去结合的一种新的屋面形式,这些我觉得可能都给我们带来一些非常好的机会。因为我们的光伏屋面它有25年的使用寿命,那么它要和我们的屋面寿命相匹配。目前中国的屋面寿命是6~8年,那么我们如何能够使一个屋面具有25年以上的这种工作寿命,这就是给我们防水人提出了一个新的技术要求。
4结语
最后做一个结语,2022年我们的行业的最根本的任务就就是稳增长,要保证我们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能够不断的去为行业、为国家建设提供高品质的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产品,这是我们的就首要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们需要大规模去推动行业的自律来实现共赢。
我们要推动行业的文化、诚信包容、敬畏、共赢,因此2022年我们的挑战和机遇是共存的,而且在某些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机遇可能还会大于挑战。
我们刚才讲了国家对于疫情防范出台了很多的一些新的政策,包括提前实施我们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的计划项目都移到了2022年,有的已经开工。我们刚才说了房地产的软着落,两新一重,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等等一系列可能都会给我们行业带来非常好的一些机遇,也包括我们的强制规范的落地,这都是我们的机遇。
所以我们说有从某些意义上讲,尽管挑战非常大,但是有些机遇可能还要大于挑战,最后就是我们一定要推动我们这个行业去完成高质量发展,这就是今天想给大家去介绍的,好的,谢谢大家!